在生物基材料與綠色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里,吉興香又一連忙碌了好幾天。“白加黑”、“5+2”連軸轉早已成為工作常態,但她卻樂此不疲,因為手頭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廢紙替代清潔生產工藝及固廢源頭減量集成技術”突破在即。
造紙術,這是2000多年前中國人獻給世界的禮物。如今,它被賦予了“綠色低碳”的新期待。在田間地頭,大量廢棄秸稈如何變成“寶貝”?對這個來自基層一線的疑問,吉興香進行了深度解答。
長時間探索之后,她率先提出了用農業秸稈生物機械漿替代進口廢紙漿的技術方案,解決了農林剩余物替代進口廢紙原料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與技術瓶頸,為秸稈高值化利用開辟了新途徑。如今,該項目已形成了原創性產業化集成技術體系,并建成了年產20萬噸麥草生物機械漿示范線,實現了制漿廢水循環利用和固廢物資源化利用的綠色目標。
經過多年持續攻關,吉興香帶領團隊系統闡釋了生物-化學協同漂白與純化纖維的作用機制,并創新了無元素氯漂白技術——利用臭氧通過氧化作用漂白,不僅無毒,更實現了短流程短時間漂白,基本實現零污染。這一突破獲得了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造紙業,吉興香被視為專攻“疑難雜癥”的專家。
“大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的競爭上,誰抓住核心技術,誰就能擁有未來。而我們正是瞄準這些問題,凝心聚力,攻堅克難。”
在高性能紙漿生產中,最終成為紙漿成分的是植物纖維,而分離出的木質素讓廢水變成黑色。吉興香團隊提出了木質素增效溶出新理論。通過對制漿廢液木質素分離技術的攻關,她們不僅讓廢液變清,分離出的木質素還可作為木材加工的膠黏劑、顏料的分散劑、水泥的減水劑等,可謂“一箭雙雕”。
好的成果要“上接天氣,下接地氣”,這是吉興香的評判準則。她坦言:
到基層一線去,到企業車間去,到問題現場去,在攻堅克難中找到破解之策,這是我的科研法寶。
情系綠色紙張,錨定自立自強。現在,手握50余件國家發明專利、攻克了數十項行業難題的吉興香又一頭扎進了新的科研深海中——用食藥級生物基材料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瞄準關鍵技術研發。雖然挑戰猶在,但她卻信心十足。